고집스런가치투자

告別股票投資黃金時代?Seth Klarman與聯準會的警示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经济

撰写: 2024-04-03

撰写: 2024-04-03 14:04

散戶投資者可能只知道華倫·巴菲特或彼得·林奇,但貝爾斯登的賽斯·克拉曼在34歲時就出版了著名的《安全邊際》一書,並被巴菲特欽點為下一位巴菲特。華倫·巴菲特幾十年來一直告誡那些抱有幻想的人,不要做無用功,直接買入指數基金就好,因為長期來看,能夠戰勝市場的基金經理屈指可數。而賽斯·克拉曼正是這屈指可數的經理人之一。


這位鮮少出現在媒體上的投資大師,竟然上了CNBC。主持人強調自己費盡心思才邀請到他。然而,他所說的話卻讓散戶投資者感到沮喪。


  • 過去15年,由於歷史上極低的利率,一切都處於泡沫之中。
  • 公開市場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更多信息公開給大眾,因此可獲利的空間越來越小。
  •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尋找超額收益,我們更專注於私募市場。同樣地,我們也更關注美國以外的全球市場。
  • 當然,仔細觀察公開市場,仍然存在機會,但市場變得更加有效率,機會比以往消失得更快。例如,他提到了Meta。當Meta股價跌破100美元時,是一個絕佳的買入機會。但當時,輿論普遍認為Meta已經過氣,走向末路。
  • 對於華倫·巴菲特建議不要進行直接投資,而是購買指數基金的說法,他承認指數基金具有交易成本接近於零且不會跑輸市場的優勢。因此,對於沒有能力進行精細分析的普通投資者來說,如果能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市場,購買指數基金並沒有問題。
  • 但問題是,1)大多數人開始投資的時間點都接近市場高點,因為那時是投資受到大眾關注的時候。2)更嚴重的問題是,他們在市場接近高點時買入,在市場接近低點時賣出。因為大多數人無法忍受市場接近低點時周圍傳來的各種悲觀聲音。因此,由於買賣時機錯誤,即使是指數基金也經常失敗。因此,只有那些能夠無視這些因素,堅持投資的人才能夠在指數基金投資中獲得成功。但基於人的本性,擁有這種特質的人並不多。因此,無論是主動投資還是被動投資,最終能夠在投資中取得成功的都是少數人。


我是否真的能下定決心,堅持不懈地只投資指數基金?問題是,即使這樣,未來的收益率也可能比過去低。誰這麼說的?聯準會(Fed)。


什麼結束了?企業盈利和股票投資的好時代結束於過去的30年,未來將只會下跌。誰這麼說的?邁克爾·史摩連斯基(Michael Smolyansky)。他是誰?


2015年在紐約大學獲得金融學博士學位。現任聯準會首席經濟學家。


1989年至2019年的30年間,標普500指數的實際收益率為5.5%,大幅超過GDP增長率(2.5%)。為什麼?1)利率較低,2)公司所得稅率較低。但未來幾乎不可能再低於這個水平了。


1989年,利息費用和公司所得稅佔營業利潤的比例高達52%,到2019年下降至27%。還能再下降嗎?

很難。2019年12月,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1.9%,而1989年為7.9%。2019年,非金融企業的有效公司所得稅率為15%,而1989年為34%。


因此,即使在利息率和公司所得稅率維持在2019年最低水平的極度樂觀假設下,企業盈利也最多只能與營業利潤增長幅度相同。


但是,1962年至2019年的數據顯示,營業利潤增長率低於GDP增長率(排除疫情,疫情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案例)。

結論:未來美國股票的實際收益率難以超過2%。這僅為疫情前30年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1989年至2019年間,實際營業利潤的年均增長率為2.2%,低於GDP增長率(2.5%)。但淨利潤增長率達到3.8%。這是由於利息費用和公司所得稅率下降造成的。


為了降低利息費用,企業需要降低槓桿率,這需要成本。1)增加資本會導致股東價值被稀釋,2)償還債務會減少可用於股東回報的資金。這兩種情況對股東都不利。


即使盈利不增長,估值上升也可以彌補,對吧?為了提高市盈率,需要1)無風險收益率下降,2)風險溢價下降,3)盈利預期上升,4)股東回報增加。但到2019年,這四個因素都已達到頂峰,因此從長期來看,它們改善的可能性非常低。


因此,市盈率最多只能維持在2019年的水平。利息費用和公司所得稅也最多只能維持在2019年的水平。那麼股票的實際收益率將與營業利潤增長率相同。那麼營業利潤增長率是多少?最多只能達到GDP增長率的水平。這就是為什麼未來難以超過2%的原因。當然,所有這些都是建立在過於樂觀的假設之上的,如果其中任何一個假設破滅,收益率將會進一步下降。


結論是什麼?積極的心態不是盲目樂觀,而是接受現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