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Management
- #股票
- #風格
- #Valuation
- #Growth
撰写: 2024-04-03
撰写: 2024-04-03 12:07
近期利率上升,導致市場出現呼籲增加價值型股票比重的聲音。但從長遠來看,成長型股票和價值型股票孰優孰劣,其實並不太重要。
真正優秀的投資者會因為持有成長型股票而獲利,卻因為持有價值型股票而虧損嗎?雖然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但真正的頂尖高手從不抱怨工具。事實上,在股票選擇方面,比起投資風格,更重要的三個議題是:1) 優良企業的,2) 優良股票,3) 以合理的價格購入。這句話看似老生常談,但背後隱藏的意義是什麼呢?
1) 優良企業-終究是 Growth(成長)。
簡單來說,優良企業就是成長中的企業,而且是以可持續的方式成長。那麼,不成長的企業就沒有吸引力了嗎?當然不是。企業價值最終來自哪裡?來自企業的獲利。那麼,要如何持續提升獲利呢?必須增加營收或提升利潤率。為了評估如何增加營收或提升利潤率,我們會考察技術實力、資本實力、網絡、顧客忠誠度、競爭對手等等。
我們身處的資本主義環境,除了像大蕭條這樣極為罕見的案例之外,始終處於通貨膨脹的狀態。這表示,時間推移,名目貨幣的價值下降是理所當然的,而非異常現象。企業創造的營收和獲利呢?當然是以名目價值計算。因此,無法成長的企業無法自行抵禦通貨膨脹帶來的價值損失。抵禦通貨膨脹的侵蝕?這句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為了保護資產免受通貨膨脹的影響,我投資了股票,但該企業卻沒有成長?這根本毫無意義。
不過,有些企業即使沒有成長,也可能具有投資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來自於企業過去的優異表現所累積的資產價值,但前提是必須滿足兩個條件:1) 資產價值實現的時間點必須在可預期的近期到來,2) 資產價值實現後,分配必須公平地落實到所有股東身上。怎麼知道第二點是否符合?稍後在「優良股票」的部分會提到,需要有良好的管理團隊。
2) 優良股票-終究是 Management(管理)。
看到第二點,有些投資者可能會認為這和第一點的意思一樣。但遺憾的是,有些企業雖然優良,但卻不是優良的股票。特別是在韓國股市,這種情況相當常見。原因是什麼?因為管理團隊很糟糕。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他們不尊重小股東的權益。
我們經常聽到,購買股票就等於成為企業的主人,所以要以企業家的心態看待和投資。但這句話只適用於你信任並與之合作的夥伴是好人時。一個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因為信任並委託給夥伴,卻因夥伴的背叛而瞬間失去巨額財富,甚至家破人亡的故事,你是否聽過不少?這似乎只有在創業時才會發生,但股票投資也是一樣。必須牢記,成為小股東就表示你信任大股東,並將資金託付給他們。
3) 合理的價格-終究是 Valuation(估值),但這是最困難的部分。
第三點應該是最好理解的部分。什麼是合理的價格?越便宜越好。但問題是?一直等待,很可能只會空手而回。實際上,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估值是最困難的議題之一。即使是每天都在研究估值的機構投資者,估值也始終是個棘手的問題。而且,大多數情況下,答案不是由我們決定的,而是由市場給出的,因此個人投資者不必過於嚴格地設定標準,而應採取較為靈活的應對策略。
我打算以今年獲利之本益比10倍的價格買入,在後年獲利之本益比15倍的價格賣出。因此,買入價格是多少,賣出價格是多少,這樣的計劃看似完美無缺,但實際上卻非常困難。特別是預測今年的獲利和後年的獲利並非易事,而要預測估值的上下限,則更加困難。由於大家都覺得困難,所以通常會以1) 過去數據或2) 競爭對手數據作為參考依據,但1) 以過去平均值作為基準,在不知道我們投資期間屬於哪個週期的情況下,如果標準差很大,就沒有意義;2) 競爭對手數據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失敗,競爭對手也會失敗;如果我們成功,競爭對手也會成功,因此很難將其視為獨立變數。結論是什麼?估值本來就很困難,所以不要太過於吹毛求疵。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