고집스런가치투자

為何投資應採用機率性思維:投資結果的真正原因終生難以得知

  • 撰写语言: 韓国語
  • 基准国家: 所有国家country-flag
  • 其他

撰写: 2024-04-03

撰写: 2024-04-03 11:42

作為投資者,重要的不僅是企業的盈利,投資者的投資方法也必須永續。那麼,永續的投資方法是什麼?那就是以機率性思維來進行。那麼,為什麼必須以機率性思維來進行呢?因為我們一輩子都無法知道投資結果的真正原因。也許大多數的散戶投資者都不理解這句話的確切含義,所以我想分享過去發生在我身上的一個小故事。


過去我曾在證券公司擔任分析師。由於分析師的主要客戶是年金基金、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顧問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因此提供服務給他們的法人業務團隊的經紀人和分析師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並進行合作。當時,法人業務團隊裡有一個剛進來的哥哥,和我年紀相仿,個性也蠻合得來的,所以除了工作之外,我們私底下也常在一起。


有一天,我和那位哥哥約好要一起吃午餐。雖然我隸屬於企業分析團隊,並且負責特定產業,但因為覺得自己應該不會在賣方(Sell-side)待太久,所以私底下也關注其他產業的公司。其中,有一家我特別注意的公司,股價在當天早上毫無理由地開始暴跌。然而,賣出窗口的最上面是我們公司,而且賣出數量遠超其他窗口。從賣出的數量來看,賣出的主體很可能是機構投資者,而非散戶。


我和哥哥一起吃午餐時,試探性地問他:「A這檔股票,今天我們公司賣出的數量非常多,發生什麼事了嗎?」哥哥馬上回答:「啊,那是我的客戶下的單,我正在賣出中。」於是我問他為什麼要這麼急著賣出。哥哥的回答是?基金經理人更換了。


具體來說,哥哥服務的機構,也就是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旗下某支基金的基金經理人換人了。新來的經理人並不喜歡前任經理人所建立的投資組合中的一些股票,因此將這些股票全部賣出。然後,用這些現金買入自己喜歡的股票,重新開始。A這檔股票是中小企業的股票,在該基金中的佔比並不大。新來的經理人知道,如果快速賣出流動性不足的股票,會對股價造成很大的衝擊,但反正也不是我的業績,而且影響也不大,所以他更希望快速重新開始。


當天,A股票的股價下跌了10%以上。我去看了股票論壇,上面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推測,包括新聞報導、已知事實、個人臆測等等,試圖拼湊出下跌的原因。然而,市場上真正知道下跌原因的人有幾個?下單的經理人和處理訂單的經紀人,只有這兩個人而已。


你可能聽說過投資也需要像圍棋一樣復盤。也就是說,根據投資結果,與一開始執行投資時的想法進行比較,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當然,這是一種有意義的行為,有助於自我提升。但是,這種想法的基礎是,投資結果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能力。但這一點是大錯特錯的。事實上,投資結果大多是由運氣決定的。


更嚴重的問題不在於運氣佔比高,而在於我們甚至無法分辨哪些是運氣決定的,哪些是能力決定的。要弄清楚這一點,就必須找到在投資期間買賣該股票的所有市場參與者,並了解他們的交易原因。這句話的意思是?不可能。 我們如此重視的、導致投資結果產生的真正原因,事實上我們一輩子、到死都無法知道。


B這檔股票買了之後股價上漲,賺錢了就賣掉了。我因為C這個理由看好B這檔股票,所以是對的嗎?不,是運氣的可能性更高。D這檔股票買了之後股價下跌,所以就停損賣掉了。我認為D這檔股票好的理由E是錯的嗎?也不一定,運氣不好的可能性更高。當然,其中也有一些確實反映了自身能力的案例,但我們無法分辨哪些是。


我從事投資以來,發現以什麼價格、什麼數量買賣哪檔股票,真的有無限多種情況。一般散戶無法想像,有些人會因為一些奇怪的理由進行大量的交易。大型股的情況稍微好一點,因為這種供需雜訊對股價的影響較小,但中小企業的股票由於流動性不足,因此對股價的影響很大。


有些散戶投資者認為,如果個人想要追求超額報酬(Alpha),就應該專注於中小企業的股票,因此他們主要投資中小企業的股票。他們根據股價的波動來判斷自己的想法是對還是錯。但事實上,這就像井底之蛙只看到自己能看到的範圍,就以此來判斷整個世界。


因此,無論短期是賺錢還是賠錢,如果想要在市場上長期生存,並持續進行投資,就必須牢記一種思維方式。那就是在機率上佔優的地方儘可能多地戰鬥,而在機率上劣勢的地方儘可能避免戰鬥。為了了解這個機率,我們會觀察巨觀經濟,也會觀察準確反映目前市場心理的股價,以及儘管信心十足,也要避免重倉投資。


即使在機率上佔優的地方戰鬥,也可能失敗。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給機率足夠的機會來展現。因此,如果機率佔優,就應該增加試驗次數,並延長投資時間。反之,即使在機率上劣勢的地方戰鬥,也可能獲勝。但那只是運氣好而已。如果低機率已經實現了,還繼續戰鬥?獲勝的機率會更低。快速意識到自己運氣好,然後離開,這就是機率性思維。

评论0